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五华19家市级农企 仅一家获得银行贷款(图)

    信息发布者:李娟123
    2018-06-21 12:12:07   转载


    五华19家市级农企 仅一家获得银行贷款(图)

      农业企业融资状况调查

      编者按 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老大难问题,这一问题在农业企业中尤为突出。农业生产利润低,技术含量不高,充足的资金可以增强企业抗击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往往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最重要的因素。

      然而,在农村现有产权制度框架下,受到抵押物的制约,不但普通农户贷款困难,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同样遭遇融资困境。南方农村报记者近日走访省内各地金融机构和农业企业,了解他们的呼声和诉求,并寻找缓解这一问题的途径和思路。

      文/图 本报记者 曹攀峰

      “本人投千万元带动农民种果,现值千万元‘饮料之王’——百香果汁长眠在冷库两年无钱加工销售。捧着金碗无饭食,看着黄金变石头,求贷无门,使人欲哭无泪。”

      陈瑞祥的短信令人心酸。由他担任董事长的五华县腾骊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下称“腾骊公司”)是2009年梅州市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身份并未帮他从银行贷到款。2006年以来,他陆续投资600万元建成1000亩百香果基地,2008年百香果要进入深加工程序后,资金便开始捉襟见肘,直至今日资金链彻底断裂。

      “向亲戚朋友都借了200万,能借的都借了,现在已经没法再借了。”5月31日,腾骊公司董事长陈瑞祥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资金链断裂企业生存困难

      虽然从1981年就开始在深圳做医生,但陈瑞祥一直保持着对农业的热爱,农业投资是他一直关注的领域。直到2006年,一档电视节目让他认识了百香果,国际公认的“饮料之王”称号让他怦然心动。经过考察得知,百香果的生产和销售在“国内市场几近空白”。

      2006年底,他和朋友共同出资,在五华县周江镇蓝坑村租下土地,陆续种植1000亩百香果,并且注册成立五华县腾骊公司,以图在农业种植、食品开发领域大展拳脚。

      2007年,百香果陆续上市之时,如何撬动市场需求成为棘手问题。百香果市场在国内属于空白,这是一个机遇,但同时,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打开市场需要时间,更需要资金支持。”

      由于成熟期短,难以保存,每年上市的百香果,三分之一鲜果都烂在地里。为了改善鲜果难保存的情况并涉足加工领域,2008年,腾骊公司又兴建了加工厂和冷库,购进浓浆加工设备。

      “那时资金链已经断了,兴建厂房的120多万元全是借亲戚朋友的高利贷。”陈瑞祥介绍说。但厂房发挥了储存的作用,由百香果提取而成的百香果原浆被封存在冷库内,积累到2010年,已有80多吨。

      2007年以来,靠销售新鲜百香果,腾骊公司获得了约100万元的收益。然而这些收益远远满足不了他的开支,“每年80个工人给我干活,工资开支都要70多万元。”陈瑞祥诉苦说。

      经过不断送给人吃百香果,送人喝百香果饮料,目前百香果已经引起广百百货、番禺区政府的注意,对方均有意为其提供销售途径。

      “市场可能渐渐打开了,但我的钱早就用光了,加工的钱到现在都没着落。”陈瑞祥很无奈。

      农企普遍遭遇贷款难

      贷款,在人们遇到资金难题时,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是人们寻求帮助的主要渠道。

      “工行、农行,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我跑了不下几百次。”6月8日,陈瑞祥有些夸张地说,但各方均以“没有抵押物”为由拒绝放贷。为了说服五华农信社,陈瑞祥还专门邀请农信社的部门领导到腾骊公司百香果现代农业园区现场考察,但对方仍以“没有抵押物”为由拒绝了陈瑞祥贷款的要求。

      “陈老板的百香果项目如果有资金支持,肯定能产生效益。我都帮他跑了工行和建行,最后都贷不到款,银行需要房产证或林权证做抵押。”五华县农业局局长温建荣介绍。很显然,陈瑞祥投资数百万的百香果树、漫山遍野的果实、千余亩土地等等这些“宝贵”资产,银行并不认可其抵押价值。

      腾骊公司贷款难只是梅州市农业龙头企业普遍遭遇的一个缩影。

      为了“让企业了解金融,让金融了解企业”,2009年7月,梅州市金融办召开了针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融资推介会,给银行和企业搭建沟通平台,农发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农信社、邮政储蓄等各个涉农金融部门均派业务经理到场参与。

      一天会期后,银企双方对彼此确实有了深入的了解,参加此次会议的陈瑞祥认识到,凭借其现有条件,基本不可能从银行贷款。抵押物,抵押物,银行反复强调可抵押物,但银行认可的抵押物主要包括房产证、林权证,但农业企业只有土地、果树和猪场。

      截止目前,五华县拥有19家梅州市农业龙头企业,而从金融部门贷到款的仅有五华县强盛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一家,在梅州市金融办召开的融资推介会后,该公司靠3000亩桉树的林权证贷到了300万元。

      “林权改革后,林权证可以抵押贷款,事实上,这一块的放贷量也不大。”6月4日,梅州市金融办副主任何伟介绍说。

      据梅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黄主任介绍,截止2010年,梅州市共有1000余家农业企业,其中省、市、县各级龙头企业28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占16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69家。

      “从统计看,去年省级龙头企业共贷款4亿元,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共贷款5亿元。”黄主任介绍,而具体到市级龙头企业以下的贷款情况,就没有具体统计数字了,但从趋势来看,规模越小贷款越少。按照黄主任的估算,梅州市农业企业的贷款需求在“100亿元以上”。如此推算,大多数农业企业很难获得金融部门的青睐。

      “农业企业的资产不是优良资产,比如果场、猪场等,这些自然物的风险很大。而一些厂房、机器设备才具有抵押资质。”黄主任分析。在此背景下,农业生产企业,例如五华县腾骊公司就很难获得金融部门的青睐。而梅江区的农业企业贷款则相对容易,“我们区的农业企业大多属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资产主要集中在房产和设备上,相对好贷款。”梅江区农业局长邱标表示。

      担保小贷作用微乎其微

      靠抵押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不行,找担保公司担保,找小额贷款公司等能否解资金之渴?

      “梅州市总共约有20家担保公司,但个个基本都没业务。梅州市的金融机构不愿意做担保公司的业务。”梅州市金融服务办公室金融科张昌亮科长介绍说,“全(广东)省应该都是这个样子”。

      而小额贷款公司的境况同样不容乐观。“2009年,梅州有4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都在3000万左右,这么少的资金在开业不到月余,就基本放贷完毕。”何伟副主任介绍。梅州市梅江区中农信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则向记者透露,该公司的客户多数是工商户,企业很少,农业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在农企难贷款的同时,农村金融资源外流的现象非常严重。以梅州市农村信用社系统为例,截止2008年底,全市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131.2亿元,比年初增加23.31亿元,增长21.61%,各项贷款余额76.36亿元,比年初增加9.24亿元,增加13.77%。农信社余额贷存比为58.20%,其中年度新增贷存比为39.63%,数字对比表明,农村地区金融资源没有真正取之于“三农”,用之于“三农”。

      不过,梅州市农村金融资源外流、千余家农业企业难贷款的境况也有改善的希望。因为,2009年,梅州市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规划为“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试验区将着眼于解决“如何用好用活现有农村金融资源,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过调研,梅州市已形成详细的实施方案,方案的亮点在于设立农村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并且凭借这一平台,构建由梅州市农业保险公司、农村小企业担保公司、农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农村土地用益权区域化证券化市场等多种农村金融组合式产品。以“改善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状况”。

      “不过,目前此方案已上报国务院,还没有批下来。”6月4日,梅州市金融办副主任何伟介绍。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